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让电动自行车“有家能回”

时间:2021-08-10 09:05:03来源:自行车与电动车作者:点击:

 电梯内起火、飞线充电过程中自燃……在老旧小区里,因为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充电不规范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屡发生。“知道不安全,但是小区里没有充电桩,只能推回家充电。”浙江省杭州市一位市民的话道出了许多老旧小区居民的心声。为了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修建车棚、加装充电设施,让电动自行车有了“家”。

安装篇:改建新建,车棚有了充电桩

划分停放区域,更换老旧电气线路,加装断电保护装置;增设智能充电桩、智慧消防设施设备、无死角视频监控系统……随着改造的深入,许多老旧小区将原有车棚改建为智慧车棚。

充电桩采用自动熔断装置,一旦出现电线短路,设备会自动断电,避免引发火灾;居民可通过手机远程监控车辆的充电情况,随时停止充电……在湖北省武汉市将军新村小区,原来存在杂物堆积、电线老化等诸多安全隐患的老旧车棚,经过三个月的改造焕然一新。为了提升安全系数,车棚安装了摄像探头,无死角、全天候、多方位对车棚内外情况进行监控。此外,在车棚内还配备了6个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进一步提高了车棚的火灾隐患防控能力。

改建容易,新建却不然。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首先要有场地。在许多没有车棚的老旧小区,想要新建车棚,就要解决资金与场地难题。在上海市武定路569号小区,车棚建设资金问题,以居民为主、街道提供补贴的形式解决;场地有困难,短时间无法新建,便与附近的商务楼共享车棚。多方出资、就近共享两项举措,终于破解了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加装难题。

有了车棚与充电桩,还要规范管理,提高安全防盗能力,避免摩托车、自行车等非电动自行车占用充电车位。“以前把车放在楼下,即使上好几道锁也不放心。现在把车停在车棚里,心里踏实多了。”在北京市马南里社区,电动自行车车棚统一安装了门禁系统,居民需要刷门禁卡才能进入。摸排197辆电动自行车的详细情况,召集楼门长、居民代表和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沟通协商,搭建围栏、粉刷墙面,经过两个月的改造,社区新建改建电动自行车车棚6座、加装充电桩138个。

完善篇:要建好,更要用足

电动自行车有“家”之后,还需要不断完善充电设施,用技术为车棚赋能,为居民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

在河南省郑州市颐商苑小区,改造后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让居民无论身在何处都可远程完成充电、断电、续费等事项。此外,电动自行车电量充满后,智能充电桩会自动断电;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火情,车棚会自动触发智慧消防系统并发出警报;电动自行车若在充电过程中被拔出插头,或是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时,系统会第一时间推送信息给车主。这些智慧化手段给小区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入棚停车充电的积极性,助力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乱拉电线充电等问题的解决。

车棚里充电桩闲置、电动车乘电梯上楼充电的现象在许多老旧小区并不鲜见。“充电桩离家远,充一次电太费劲了。”“很多次推车到车棚,却因没有充电位置而白跑一趟,久而久之就不愿意来了。”“小区里充电桩不少都被不充电的车子占着。”“设备坏了好久没人维修,车子充不满电。”一边是对充电棚的迫切需求,另一边却是充电棚闲置。花大力气新建改建的车棚、加装的智能充电桩,居民却不乐于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充电价格偏贵、离家远使用不便、设备损坏没有及时维修。这些问题的破解还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充电桩企业、社区街道等多方的继续努力。

此外,让居民把车停在楼下、放进车棚,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彻底杜绝违规充电给社区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开展宣传和巡查,同时也离不开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与法律法规的约束。

8月1日,《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居民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将面临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在越来越多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被安装在老旧小区的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在未来,因充电、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电动自行车问题将逐渐成为过去。

收费篇:自动识别功率、余款原路退回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投入使用后,居民最关心的便是收费问题,他们首先比较使用充电桩充电与在家中充电哪个更合适?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浒东苑小区修建了一个地下电动自行车车库,为了规范车辆停放,车库内划分了停放区和充电区两个区域。但因为充电费用高,不少居民不愿在其中充电。为此,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主动贴补电费,把费用降低到6小时1元。电费降低后,车库充电区的利用率提升了,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管理也更加规范了。

除了按照充电时间收取费用,为了提高收费合理性,不少老旧小区还探索出另一种收费模式:按充电功率高低划档收费。180瓦以下,200分钟收取1元;381~800瓦,50分钟收取1元……在湖北省荆门市香格里拉小区,充电桩按照功率分为5个档次,充电按电功率计费。连接电源后,充电桩便可根据电动自行车情况自动选档充电。智能化的充电设施不仅让收费更加规范,也给居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

收费规则确定的同时,收费方式也需多方考量。对许多老年人来说,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付款,常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在老年居民颇多的老旧小区,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我们小区的充电桩很人性化,既可以用手机直接扫码付款,也可以投币充电。”在河北省邯郸市广乐南小区,多样的支付方式在方便居民付费的同时,让老年人也能乐享充电设施。

“1元能充4个小时。临时有事得提前结束充电,一来二去就浪费了不少钱。”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晖·育才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提前结束充电,剩余的时间不能转结、余款不能退回,让不少居民颇有怨言。目前,这类问题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在许多老旧小区得到了破解。电动自行车在充满电或未到规定时间提前拔出插头,充电桩会自动断电,并停止计费,结余费用将按原支付路径自动退回。

------分隔线----------------------------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