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私家车拥有量在汽车保有量中占比进一步提高,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市民为缓解交通拥堵压力,选择灵活便捷且绿色环保的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的行为持续增多。据统计,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500余万辆,虽使用电动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群众出行,但电动自行车劣质电池及不当充电行为引发火灾问题也逐渐凸显,如2020年至2022年,深圳市共接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1308起,受伤14人,占受伤总人数9.1%,电动自行车火灾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为压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质量信用溯源工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及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制定并印发《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赋码溯源管理工作方案(2023—2024年)》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任务,通过赋码管理,实现从生产、销售到上牌登记,实现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积极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赋码溯源管理 工作方案 (2023-2024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赋码管理方式强化电动自行车及配件质量安全监管,落实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电动自行车质量信用溯源查验,推进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管协同,防范产品质量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问题,守住电动自行车领域安全底线,持续推进城市安全治理,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赋码对象与内容 (一)赋码溯源管理产品:电动自行车整车及其电池、充电器。 (二)赋码内容:粤品通-电动自行车质量信用溯源码(简称:粤品通溯源码)。 (三)赋码溯源管理对象:电动自行车整车及其电池、充电器生产企业、销售单位(含电子商务经营者)通过“粤品通-电动自行车质量信用溯源系统”进行赋码管理。 三、 职责任务 (一)职责分工 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的统筹指挥下,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工作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依职责分工落实,引导电动自行车协(商)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工作,引导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生产企业、销售单位开展赋码工作。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电动自行车赋码宣贯培训和质量信用分级管理,依法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收集缺陷产品风险线索并提出实施召回意见,督促相关企业配备“质量安全总监”、 “质量安全员”,并通过赋码管理完善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机制;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牵头负责电动自行车的上牌查验工作,提升电动自行车登记效率;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牵头在电动自行车引起的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赋码信息,开展溯源调查工作。 (二)工作任务 1.引导生产企业对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赋码溯源。支持生产企业对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提供可溯源数字化标签, 建立产品出入库的数字化管理台账,实现对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全流程赋码和溯源管理。 (责任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 引导销售单位参与“重质量守信用”承诺活动。支持销售单位作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承诺,即所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均使用“粤品通”质量信用码实施质量安全溯源验证,均与CCC认证样品保持一致。 (责任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3.加强上牌电动自行车的合规性查验。按照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GB17761—2018)认真查验 CCC 认证证书、脚踏功能、 外形尺寸、整车质量等信息,严禁为未获 CCC 认证的车辆或者与认证参数不符的车辆登记上牌。 (责任单位: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4. 加强电动自行车引起火灾事故责任追溯工作。 在开展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引起的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的赋码溯源信息,全链条开展火灾事故责任倒查工作。 (责任单位: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 5.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管理。 引导和支持电动自行车协(商)会、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及技术机构制定《深圳市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按“公平、公正、公开” 原则开展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星级评价工作,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责任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 6. 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科普工作。 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向市民宣传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理性选购、安全使用常识,增强消费者鉴别合规车辆选购能力。引导消费者提升安全防范意识,选购和使用赋码的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积极参与电动自行车公益安检活动。引导消费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 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维护合法权益,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社会 共治工作。 (责任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 四、 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7月)。召开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工作启动会,开展系列宣贯培训工作,引导生产、销售单位稳步有序开展赋码溯源工作,引导消费者正确选用赋码的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为全市实施赋码溯源工作夯实基础。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8月至2024年12月) 。各相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守正创新,推动落实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工作。建立完善信息化台账,与“粤品通- 电动自行车质量信用溯源码”数据打通,推动电动自行车赋码数据化管理。各相关单位掌握电动自行车产品赋码溯源工作进度,共享已进行电动自行车产品赋码的企业名单及产品赋码信息,同步开展指导检查和成效验证工作。开放电动自行车赋码应用场景,鼓励推动将电动自行车赋码数据用于城市安全管理、人工智能等工作。各相关单位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的指导和检查力度,掌握辖区电动自行车企业清单和赋码企业数量,引导市场主体积极申请赋码、主动公开亮码。深入基层,听取各方意见,解决企业难题,推动赋码工作,服务行业发展。 (三)建章立制阶段(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 各相关单位对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工作开展效果评估,结合落实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府委员提案工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推动《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修订工作,通过法制形式固化赋码溯源工作措施,持续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工作。 (四)总结提升阶段(2024年11月至12月) 。各相关单位总结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工作的经验做法与典型案例,整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巩固提升电动自行车赋码溯源工作成效,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工作总结,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 五、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并指定专人作为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充电器赋码工作联络员,加强日常工作联系和协调沟通。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单位要强化协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步推进我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赋码溯源工作。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正面引导,优化服务措施,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作落地见效,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三)加强行政指导。各相关单位要加强行政指导和服务,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品赋码溯源工作,并充分发挥行业协(商) 会、技术机构作用,支持其开展“重质量、守信用”活动,提升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管理水平。 (四)加强信息报送。各相关单位及时掌握赋码工作进度, 安排专人收集、汇总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末将有关工作情况报送至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处。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到需及时协调解决的问题,或形成了典型经验做法,可随时报送。 自此,电动自行车车辆、电池、充电器都拥有唯一溯源二维码,即“数字身份证”,广大市民群众可以在购买时扫描电动自行车车辆、电池、充电器上的溯源码,获取相应的“身份信息”,以便于选择质量和安全性更佳的产品;消防部门可以在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调查中运用“身份信息”,快速追溯产品参数,全链条开展火灾事故责任倒查工作,从而实现对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全程追溯和管理,从源头上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加速驶上“法治轨道”,构建电动自行车市场良好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