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电动自行车头盔:价格悬殊背后,安全底线谁来守护?—央视《头盔安全调查》深度解读

时间:2025-08-19 14:20:33来源:作者:点击:

 

 

8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头盔安全调查》,记者历时两周,对线上线下热销的20余款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抽样实测,结果触目惊心:售价从19.9元到299元的头盔,在同样测试条件下表现天差地别,部分“网红爆款”甚至连最基本的穿刺测试都未能通过。

 

 

一、市场现状:价差十倍,销量却与价格倒挂

 

记者在电商平台检索“电动自行车头盔”,按销量排序发现,月销10万+的爆款集中在30元以下区间;而200元以上的产品,销量往往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直播间里,“大锤砸不坏”“汽车碾不碎”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评论区里却充斥着“塑料感重”“一摔就裂”的吐槽。

 

 

二、实测环节:三锤刺穿“网红爆款”,299元样品仅留划痕

 

节目组委托国家摩托车质量检验中心,依据GB 811-2022《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标准,对8款样品进行三项核心测试:

 

1.穿刺测试:将直径6mm、尖端锥角60°的钢锥自1米高度自由坠落。

119.9元样品:第一锤即被刺穿,壳体碎片飞溅;

239元样品:第三锤出现贯穿裂缝;

3299元样品:三锤后仅留下0.2mm浅痕,内衬EPS缓冲层完好。

 

2.吸收碰撞能量测试:以5.4m/s速度冲击半球形铁砧。

1劣质头盔峰值加速度超过350g(标准限值≤300g),远超人体颅骨耐受极限;

2达标产品峰值加速度稳定在220g左右。

 

3.护目镜透光率测试:

13款低价头盔透光率低于70%,夜间骑行易产生视觉疲劳;

2高价产品均达到光学级PC镜片标准,透光率≥89%。

 

三、成本拆解:30元以下头盔“省”在了哪?

 

业内人士透露,一顶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头盔,原材料成本至少需45元:

1壳体:ABS新料与回收料价差达3倍;

2缓冲层:高密度EPS颗粒(≥60kg/m³)每吨比劣质EPS贵2000元;

3认证费用:通过CCC认证需支付检测费、工厂审查费约5万元,均摊到每顶头盔约3-5元。

“低价竞争倒逼企业偷工减料,回收料、减半EPS、取消缓冲层成了行业潜规则。”某品牌质量总监坦言。

四、监管盲区:电动自行车头盔国标落地“最后一公里”

 

2023年7月1日起,GB 811-2022正式实施,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头盔必须通过CCC认证。但记者在国家认监委官网查询发现,抽样中竟有5款热销产品“查无此证”。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指出,部分企业利用“动头盔”“防晒帽”等擦边命名逃避监管,电商平台审核流于形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五、专家呼吁:莫让“保命盔”沦为“夺命盔”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提醒,颅脑损伤是电动自行车事故致死的首要原因,一顶合格头盔可将死亡风险降低42%。他建议消费者:

1.认准CCC认证标志,检查证书编号是否与国家认监委官网一致;

2.优先选择EPS缓冲层厚度≥20mm、壳体标注“ABS新料”的产品;

3.避免购买重量低于400g的“超轻头盔”,其往往省略关键缓冲结构。

节目最后,记者将不合格样品移交市场监管总局,相关部门已启动流通领域专项抽查。主持人结语掷地有声:“安全无小事,不能让价格成为衡量生命的尺度。”

 

------分隔线----------------------------
小编推荐